2022年12月5日,三峡大道互通立交—花溪路节点互通工程所有匝道开放通行,进出城车辆可在三峡大道、花溪路快速路之间实现快速转换,对完善城市快速路网、提升交通效能具有重要意义。该项目于2021年1月1日开工建设,经过全过程统筹协调、优化施工组织、整合各方资源,要素保障不断强化,施工周期大大缩短,提前6个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。 项目概况 宜昌市主城区的快速路网现已全面开工建设。在部分路网已建成通车,且城区收费站东迁建设已经完工的背景下,三峡高速的市政化改造显然迫在眉睫。花溪路作为市政改造工程的一部
2022年12月5日,三峡大道互通立交—花溪路节点互通工程所有匝道开放通行,进出城车辆可在三峡大道、花溪路快速路之间实现快速转换,对完善城市快速路网、提升交通效能具有重要意义。该项目于2021年1月1日开工建设,经过全过程统筹协调、优化施工组织、整合各方资源,要素保障不断强化,施工周期大大缩短,提前6个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。
项目概况
宜昌市主城区的快速路网现已全面开工建设。在部分路网已建成通车,且城区收费站东迁建设已经完工的背景下,三峡高速的市政化改造显然迫在眉睫。花溪路作为市政改造工程的一部分,其节点互通工程是重要的交通枢纽。花溪路节点互通工程沿三峡高速方向主线全长约2.606km,西起于SX17+334,东止于SX19+940并与设计新收费站顺接;沿花溪路方向南起于HX6+000.302,北止于HX6+702,花溪路相交路方向全长约0.701km。
▲项目鸟瞰图实施难点
作为互通立交工程,本项目的首要重难点是路面、桥梁结构规模大,路线复杂,具有匝道的数量多,因此整个互通结构设计的准确性是工程顺利开展的保证;难点二是工程周边的地形、水文环境复杂,土方量难以精确计算,因此在后期的预算方面土方量的计算缺少有利的数据支撑。
方案实施
(1)结构模型创建基于ORD和CSD软件实现路面路基、排水、桥梁、涵洞各专业的快速建模;
▲道路模型创建
(2)精确地形建模本项目的地形等高线图纸由设计方提供,但由于CAD自身功能或相关插件的限制,开云电竞等高线无法拟合至道路的匝道边缘,因此等高线图纸的精细程度交底,无法有效输出为施工图纸,后续指导施工的实际效果不佳。因此,本项目将ORD软件与Rhino软件相结合,实现地形模型的优化,使精修的地形模型与匝道路面模型精准融合;然后通过BIM模型导出的等高线图纸计算出填方、挖方和挖填方净值,指导后续施工。▲优化前后等高线对比图
(3)景观设计优化利用LumenRT可视化渲染软件,以“先浅后深,先低后高,先疏后密”的原则对景观种植方案进行优化设计,最大程度地还原设计树种的颜色、形状、冠幅等要素;通过定义车辆的移动路径,真实还原互通节点路段的行车方向。渲染效果图最后交付至设计单位,后期直接指导景观工程的施工。▲景观优化渲染效果图
应用价值
本项目通过BIM技术为设计院优化等高线提供了依据,帮助设计院进行了更为准确的土方量统计,节省了设计院核验的时间,保证了项目的有序进行。
基于三维模型的真实渲染漫游可直接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地形、景观的施工,直接确定了施工方案及相关施工组织设计,有效避免了因二维图纸的局限性造成的不确定因素,保证了质量的控制和成本控制。
▲如您希望了解更多的信息开云电竞,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或添加跨世纪官方微信